精神病

精神病

精神病 (MI) 是指涉及情緒、思維或行為變化(或這些的組合)的健康狀況,有機會導致社交、工作/學校和/或家庭活動中感到困擾和/或出現問題。 大學生常見的精神病包括抑鬱症、焦慮症和強迫症。 而不同的精神病的成因和治療方法各不相同。相應的症狀、藥物的副作用及對學生之日常功能的影響也不同,下面列出了其中一些。

患有精神病的學生普遍遇到的困難

1. 認知︰

  • 難以保持専注
  • 處理記憶或勾起回憶時感到困難
  • 與非理性思維、消極想法鬥爭和/或什至自殺傾向
  • 計劃、組織和解決問題時感到困難
  • 言語障礙(例如雜亂無章和不合邏輯的言語)

2. 情緒:

  • 經常或一直感到悲傷或焦慮
  • 感到內疚、無價值或無助
  • 感到煩躁或容易沮喪

3. 行為︰

  • 對過住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
  • 經常感到疲倦和疲憊
  • 失眠或睡眠障礙
  • 食慾不振或進食障礙
  • 經歷無法透過治療改善的身體疼痛
  • 自殘行為
  • 忽視個人清潔衛生
  • 自我退縮或孤立

支援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

1. 溝通︰

  • 與學生核實是否需要任何特殊的學習安排
  • 體諒學生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難
  • 保持冷靜並聆聽
  • 將學生轉介給合適的專業人士以提供協助

2. 融合教學︰

  • 留意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有任何劇變(例如經常缺課、經常未能完成作業、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錯過測驗和/或考試)
  • 在課前提供講義資料,以便學生備課
  • 允許學生在課堂中錄音/錄像,以便學生課後復習/學習
  • 設定明確的期望(例如建議學生先記下問題,並於課堂結束時才提出)
  • 鼓勵學生如有需要,可尋求專業人士,並提供相應資料
  • 如有需要,在出席率安排上提供彈性處理
  • 與有關學生私下討論特殊學習和/或考試安排
  • 承認並尊重學習需要的多樣性

3. 融合評估︰

  • 為個人和小組作業提供明確的指導方針/說明
  • 將作業分拆成小任務,有助學生管理工作量
  • 考慮替代評估模式
  • 考慮延長提交作業的截止日期
  • 如有必要,考慮在測驗/考試中加時和安排休息時間
  • 安排單獨的場地進行測驗/考試,以減少分心和壓力